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们回顾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篇章。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到鲁迅的《呐喊》与《彷徨》,再到梁启超的“新小说”运动,每一段历史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沈从文的《长河》与《抗战文艺》的鼓舞力量,以及冰心、吴敬梓等文学巨匠的作品,都是我们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让我们一起深入阅读,感受文学的魅力,传承文化精髓。
本科填空题
在“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最早发表学说文章提倡文学改良的学者是胡适,这一时期,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对后来的文学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1928年初,中国文坛上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社团是创新社和太阳社,它们在这一时期积极倡导和操作无产阶级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2023章节测试答案
在鲁迅的代表作《呐喊》和《彷徨’里面,收录了众多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祝福》是这些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妇女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祝福》的收录情况,正确答案是它被收录小编认为‘彷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三部分填空题中,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使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进行深刻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倡导“新小说”运动,并于1902年创办了《新小说》杂志,为后来的文学进步奠定了基础。
单项选择题
在沈从文的代表作《长河’里面,描绘的女性形象是夭夭(选项C),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边陲小镇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夭夭这一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
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选项B),这个社团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重要影响,通过文艺作品鼓舞士气,凝聚民族灵魂。
《现代文学史》试题精要之二
1. 作品作者
《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和杨益言;《青春之歌》的作者是杨沫。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包括《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
3. 鲁迅的《自选集》
鲁迅在1932年底编辑、次年3月由天马书店出版的《自选集》,收录了他一生中的许多重要作品,在这本书中,鲁迅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成就,还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索,对现代文学史上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4. 胡适的《我的母亲》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里程碑。
古代、现代文学试题
1. 冰心的笔名来源
我国现代作家“冰心”的笔名源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歌《芙蓉楼送辛渐》,冰心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深受读者喜爱。
2. 文学学说专著
我国最早的文学学说专著是南朝的文学学说家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这部著作体系地阐述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对后世文学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儒林外史》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其中一个,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4. 先锋文学
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想法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它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5. 现代主义文学
二战后,现代主义文学尽可能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到的压抑、焦虑、孤独和虚无,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认同。
6. 文学常识选择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选项B)。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诚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
7. 课外名著聪明竞赛试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习题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习题库分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类,按所使用教材章节顺序编排,本题库依据教育部指定的现代文学教学大纲和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章节结构与基本内容,分为29章。
9. 作品选考题
作品选的考试通常要求考生对作品的名字、题材、深意、揭示的内容、文学史位置等有深入的了解,它考察的是考生运用常识的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领会和鉴赏能力。
10.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配套题库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18》(第4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严格按照教材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进行详解,并对相关重要聪明点进行了延伸,这对于学生复习和巩固聪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