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荔枝集中上市的季节,港南区各地的荔枝林里硕果累累。其中以仙进奉、桂味为代表的优质荔枝品种,吸引着众多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争相采购。成熟的荔枝通过冷链物流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
木格镇安宁村荔枝园航拍。谭天力 摄
7月8日,在木格镇安宁村的荔枝园内,红彤彤的荔枝挂满枝头,荔果飘香,果农们忙碌地穿梭在果树之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从6月中旬到现在已经摘了十几天的果了,每天的出果量大概1万多斤。”贵港市荷荔农业进步有限公司负责人冼光积介绍说,“目前我们公司种植有桂味和仙进奉共5000多株,结出的果实肉质甜、脆、汁多,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以及出口海外。”
据了解,荔枝园主要采用单果采摘法,即按照采收标准直接从树上一颗一颗地进行采摘,这是为了保证荔枝的质量、卖相,增加其在国内高质量市场和海外的竞争力。采摘通常在每天太阳出来之前或下午5点太阳渐落后进行,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此时荔枝的温度较低,有利于保持果实的质量和延长保鲜期。单果采摘法虽然延长了采摘时刻、进步了采摘难度,但能大大减少果实机械损伤,减少分拣环节的职业量,同时缩短果实从采收到冷处理的时刻,显著提升合格商品果率,进步了经济效益。
荔枝丰收不仅让本地农户尝到了甜头,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我是桥圩镇蒙垌村的,在这里摘了半个月荔枝了,每天都能有150元收入,能帮助我补贴家里的开销。”采摘工人杨利恒高兴地说。
近年来,港南区通过深化市场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持续推动荔枝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路线迈进。目前,港南区的优质荔枝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其中“仙进奉”占1.2万亩,鸡嘴荔、岭丰糯、情人荔等特色品种8000亩。荔枝产业的蓬勃进步,正有力推动港南区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