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无障碍通道 人性化无障碍通道设计,细节诠释人文关怀与安全标准 人行道无障碍

亲爱的读者们,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每一寸细节都承载着对残疾人士的关怀与尊重。从扶手的尺寸、材料到坡道的宽度、坡度,每一个标准都旨在提供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无障碍设施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无障碍的生活空间。

无障碍通道的两边扶手尺寸,是设计中的关键一环,扶手的尺寸被设定在70-80厘米之间,这一尺寸的设定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对使用者身高和使用场景的深入研究和合理调整,无障碍通道,作为专为行动不便的人群设计的设施,其两边扶手作为重要的辅助设施,其尺寸设计必须兼顾大多数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扶手的高度,通常建议设置在0.65米,这样的高度使得残疾人能够轻松抓住,便于他们在行走经过中获得支撑,考虑到儿童也可能使用这些通道,建议在0.8米的高度处增设一个较低的扶手,以方便他们使用,扶手的材料通常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如不小于DN50的钢管或不锈钢管,以确保其耐用性和安全性。

在坡道、楼梯及超过两极台阶的两侧及电梯的周边三面应设扶手,扶手宜保持连贯,一层扶手的高度建议为0.85米至0.90米,设二层扶手时,下层扶手的高度为0.65米,坡道、楼梯、台阶的扶手在起点及终点处,应水平延伸0.30米以上,以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感。

公共无障碍卫生间及建筑入口的无障碍设计

公共无障碍卫生间地面应确保防滑和不积水,通道宽度不小于1.5米,以满足轮椅用户的通行需求,洗手盆两侧和前缘距离50毫米处应安装安全抓杆,以提供扶握支持,增加使用时的安全性,洗手盆前方应设有1.5米×0.8米的空间,确保轮椅用户有足够的面积进行使用。

在建筑入口的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米的轮椅缓冲地带,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米,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障碍通道是方便残疾人出行的专用通道,是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体现了对残疾人士的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无障碍通道及门的设计规范

在无障碍通道的设计中,双门通道时,单门尺寸应适当调整,距地面350毫米处安装护门板,平开门、推拉门、折叠门的门扇应设把手,高度约900毫米,门槛高度与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超过15毫米,且应以斜面过渡。

无障碍上层扶手高度应在850毫米至900毫米之间,下层扶手高度应在650毫米至700毫米之间,这些设计规范旨在确保无障碍通道和门的设计既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又具有安全性。

无障碍坡道规范要求

无障碍坡道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下面内容几点:坡道宽度: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厅、过厅及走道等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坡道,坡道的宽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坡道和场所有所不同,但一般不应小于0.9米。

无障碍坡道设计规范:一般坡道净宽不宜小于500毫米,长度不宜大于1000毫米,坡度不宜大于1/12,直线坡道:坡面宽度需达到1200毫米以上,坡度不宜超过1:12的比例,折返双坡道、弧形、U形及折返三坡道:同样遵循宽度1200毫米及以上,坡度小于1:12的标准。

无障碍通道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是一部旨在提升社会环境对各类行动障碍者友好度的重要法规,该法规自2012年9月1日起强制实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导制定,其目标与设计标准是确保所有人的生活便利和安全,规定了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如盲文标识、过街音响、公共交通语音提示等。

无障碍坡道扶手高度

无障碍坡道需要设置两层扶手,低处的扶手高度为600-650mm,高处的扶手高度为850-900mm,轮椅坡道的侧面临空时,为了防止拐杖头和轮椅前面的小轮画出,应设置遮挡措施,遮挡措施可以是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也可以做与地面空隙不大于100mm的斜向栏杆等。

无障碍通道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扶手?

对于没有台阶的情况,如果高度差低于10厘米,通常不需要特别设置扶手,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地面不平整或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时,也可能需要考虑安装扶手,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应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首要目标,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安全、便利的公共生活。

在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中,坡度要求:无障碍坡道的坡度最高不得超过1:12,意味着每升高1米,水平距离至少为12米,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轮椅使用者等能够轻松上坡,避免滑坡或翻倒的风险,在公共区域如商场、医院、学校等,通常需要配置坡度更小的无障碍通道,以满足更广泛人群的使用需求。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