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博物馆开放时间是几点 马尔康博物馆开放时间? 马尔康文化馆
一、马尔康博物馆开放时刻?
马尔康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是重点展示、宣传阿坝州独特天然、悠久历史、深厚文化、辉煌成就的平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向广大公众和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灵魂、普及社会科学聪明的重要基地。马尔康博物馆每天9:00至18:00对外免费开放
二、马尔康为什么叫马尔康?
由于是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马尔康最早为一寺庙,在寺庙前宽广平坦的白杨萧萧成林的河滩上,形成了一个季节性的市场。
商大众来自嘉绒各个土司的领地,还有很多商人是来自四川的汉族和甘肃的回民,夏天各路商人络绎不绝,大众把这个繁荣一时的季节性街市也叫马尔康。
解放后,由于地缘政治的需要,这里建成了永久性的建筑的时候,就渐渐成为颇具规模的镇子,也叫马尔康。而那座曾经辉煌的寺院,倒是日益被遗忘了。
三、马尔康特色?
1. 马尔康具有独特的特色。2. 马尔康地处四川藏区,因此拥有丰富的藏族文化和风情。马尔康是中国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其中一个,有许多寺庙和佛教文化遗址。顺带提一嘴,马尔康还以其壮丽的天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和湖泊等。3. 马尔康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环境上,还体现在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上。游客可以在马尔康感受到浓厚的藏族文化气氛,参观寺庙、品尝特色美食、观赏传统表演等。顺带提一嘴,马尔康还是进行户外探险和生态旅游的理想目的地,可以进行徒步、骑行、观鸟等活动,欣赏大天然的美景。说到底,马尔康的特色使其成为一个独特而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
四、马尔康别称?
马尔康市,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辖的县级市,亦是该州首府,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马尔康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
五、马尔康多大?
马尔康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 截至2016年,幅员面积6633平方公里,辖4镇10乡;2012年户籍人口总数56166人。
六、马尔康古称?
1.马尔康古称四土地区。
2.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是以原嘉绒18土司中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个土司属地为雏形建立起来的,亦称“四土地区”。县城马尔康镇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是全州政治、文化、金融、信息中心。
3.马尔康市拥有丰富的天然、人文旅游资源。马尔康是嘉绒藏区的核心地区。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终的土司衰亡的地方。马尔康地区土司历史有着耐人寻味的魅力,具有强烈地方特色与深厚历史积淀的民居建筑、歌舞节庆等形成了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缤纷绚丽的植物景观和秀丽的高原草甸、峡谷风光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人文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赏心悦目的天然背景。这里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故事背景地,是著名电视连续剧《尘埃落定》的拍摄地,是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开机地和外境主要拍摄地,也是我州红色旅游开发的五大重点景区其中一个。
七、武汉马尔康介绍?
马尔康(1994年6月出生巴西足球运动员)
马尔康·维尼修斯·阿马拉尔·阿尔维斯(Marcos Vinicius Amaral Alves),1994年6月16日出生,巴西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前锋,现效力于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早年经历马尔康(Marcos Vinicius Do Amaral Alves),出生于1994年6月17日,巴西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2017年2月,从巴西布拉干蒂诺足球俱乐部加盟当时还在韩国K2联赛的庆南FC,当赛季便打入22球帮助球队成功升入顶级联赛。2018赛季,马尔康更是凭借31场26球的高效表现帮助升班马庆南FC杀入亚冠正赛。凭借上赛季在K联赛中惊艳的发挥,马尔康也一举包揽了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两大奖项。运动生涯2013年1月,马尔康从伊图阿诺足球俱乐部梯队调至一线队。2015年1月至5月,租借到瓜拉尼帕洛卡效力。2016年9月至12月,租借到布拉甘蒂诺
八、马尔康市美食?
无论兄弟们好,马尔康市美食丰富多彩,包括藏式美食和川菜等。藏式美食有酸奶、酥油茶、糌粑、牦牛肉等,这些都是藏族人民的日常食品,口味鲜美。
川菜则以辣味为代表,比较有名的有麻辣香锅、火锅、串串香等。除此之外,马尔康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烤肉、羊杂碎汤、凉粉、酥油花卷等,让人食欲大开。说到底,来到马尔康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美食。
九、马尔康特色植物?
尔康滇紫草
马尔康滇紫草(学名:金丝桃属)是紫草科驴臭草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茎直立或斜升,多分枝,具开展的硬毛及短伏毛。叶长圆形,长2-3厘米,宽5-10毫米,先端钝,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绿色。
十、马尔康最高楼?
四川马尔康的最高楼是八角碉楼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高43米,楼外呈八角形,内呈圆形,向上收分,用石砌筑,主要用于战时通信和防御。该建筑历经3次强震依然矗立,甚至在汶川地震后,连一块石块都没掉落,不过,在经历岁月洗礼,如今碉楼已倾斜2.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