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典历史简介?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民族。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全球大战中均守中立。
地理: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东北部与芬兰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挪威为邻,东濒波罗的海,西南临北海,领土面积为44.9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领海面积)。海岸线长约218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诺尔兰高原,全国最高峰克布讷凯塞峰海拔2123米,南部及沿海多为平原或丘陵。主要河流有约塔河、达尔河、翁厄曼河。湖泊众多,约9.2万个。最大的维纳恩湖面积5585平方公里,居欧洲第三。约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但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不太寒冷,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二、大连历史简介?
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别称滨城,是中央确定的规划单列市、副省级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的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靠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大连总面积12573.85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下辖7市辖区、2县级市、1县。截至2017年,大连户籍人口达594.9万人。大连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也是新一线城市。拥有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民族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和高新技术园区。大连是中国重要的水果和水产品生产基地,还是民族重要的工业基地。大连的基本地貌为中间高,向物品两侧呈阶梯状降低;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东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
三、安顺历史简介?
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全市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人口26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9%。
文化底蕴深厚,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三国文化、攀岩文化、三线文化等独特的文化优势。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中国古代八大神秘文字其中一个的关岭“红崖天书”世称“千古之谜”;明代军事遗存屯堡村落和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堪称“全球唯一”;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境内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3.9℃,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并保持稳定,是民族最早确定的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其中一个,是“中国杰出旅游城市”和贵州省优先进步重点旅游区及西线旅游中心。全市风景区面积占幅员面积的12%以上,远高于全国1%和贵州省4.2%的比例。境内有三个民族级风景区,其中全球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和龙宫风景区为民族5A级旅游景区,有格凸河民族级风景区、古生物化石群民族地质公园、九龙山民族森林公园,有花江大峡谷、夜郎湖、斯拉河等省级风景名胜区。
是“定产到组”联产承包责任制“顶云经验”的发源地,有“北凤阳,南顶云”之称;是1988年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进步”改革试验区;是“民用航空产业民族高技术产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贵州加快进步的经济特区”。
的历史起点上,安顺市委、市人民政府将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进步升级,高起点打造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努力实现安顺经济社会进步的历史性跨越。
四、青岛历史简介?
>青岛历史简介如下:
,简称“青”,山东省地级市,规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民族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也是山东省经济中心、滨海度假旅游城市、民族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进步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2017年,常住总人口929.05万,地区生产总值11037.28亿元。
地区昔称胶澳,是民族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6000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因树木繁多,四季常青而得名。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并建设港口和铁路,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五、海地历史简介?
属民族:海地
入《全球遗产名录》时刻:1982年
能及影响:防御建筑
民族历史公园位于海地北部省首府海地角以南约30千米处。海地角是海地的第二大城市。1492年哥伦布曾在附近登陆。1670年法国人在此建立海地角城。18世纪商业繁荣。曾是克里斯托夫统治时代的首都,桑斯苏西宫即是克里斯托夫住过的地方。10世纪法国城堡等名胜也皆存。海地民族历史公园包括西达提尔城堡、桑斯苏西宫、拉米尔斯堡垒,是黑人奴隶获得自在后兴建的第一批用来自卫的建筑。
六、刘秀简介历史?
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建平元年,生于陈留郡济阳宫,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作为汉室宗亲,随兄刘演起兵于南阳郡,号“舂陵军”。更始三年(25年),刘秀公开与更始政权决裂,即位于河北鄗县南千秋亭,尊奉汉元帝为皇考,光复汉室,定都于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经过长达12年统一战争,陆续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势力,结束农民战争、军阀混战与地方割据局面。平定动乱之后,刘秀励精图治。政治上,改革官制,整饬官风吏治,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休养生息,恢复进步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二年(57年),刘秀去世于洛阳南宫前殿,享年六十二岁,葬于原陵,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七、伊拉克历史简介?
前2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先后建立阿卡德王国、乌尔帝国、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一个的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涌现了萨尔贡、乌尔纳姆、汉谟拉比、尼布甲尼撒等著名君主,以苏美尔王表、吉尔伽美什史诗、苏美尔法典(乌尔纳姆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亚述法典等为文明标志。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为波斯帝国所灭。亚述人在伊拉克生活了几千年之久,是名符其实的土著民族,尼尼微省东部的三角地带现在依然是当代亚述人的集中聚居地和文化中心。公元7世纪时被阿拉伯帝国吞并,阿拔斯王朝时期定都于巴格达。833~945年,伊拉克被突厥人控制。945~1055建立了布韦希王朝。塞尔柱人和蒙古人先后入侵,阿拉伯帝国覆灭后,为伊尔汗国的领土。此后伊拉克受帖木儿汗国、土库曼人和萨非王朝的统治。16世纪,苏里曼大帝夺取了巴格达,伊拉克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现代历史1920年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区”。1921年8月宣布独立,成立伊拉克王国,在英国保护下建立费萨尔王朝。1932年获得完全独立。1958年7月14日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为首的“自在军官组织”推翻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推翻卡塞姆,建立以该党为主的政权,但由党外人士阿里夫任总统。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为首的复兴党军官集团联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纳伊夫青年军官集团推翻了阿里夫,复兴党再度掌权,推行阿拉伯“统一、自在、社会主义”的纲领,贝克尔出任总统。1979年7月贝克尔因病辞职,复兴党人萨达姆·侯赛因接任总统。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边界纠纷发动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受到联合国制裁。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2011年12月20日,美国实现从伊拉克的完全撤军。2016年10月28日,伊拉克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从2017年至2019年。2017年6月7日晚,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发表声明宣布,2017年9月25日将在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以及辖区外的库尔德地区举行独立公投。美国国务院对此回应称,美方领会库尔德自治区的诉求,然而担心这样的公投可能不具备约束力。2017年12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宣布收复被恐怖极端组织占领的全部领土,取得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2017年12月16日,伊拉克中央统计局发表声明称,2017年民族人口增长超过了过去的平均值,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口达到了37139519人,15岁到49岁的育龄妇女生育率为3.96,粗生育率(一年中每1000人所出生的人数的比率)达到了30.1‰。
八、广安的历史简介?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巴蜀文化底蕴特别深厚。春秋时期,这里属巴国领地。公元前11世纪,聚居在湖北武落钟离山的巴人西迁川东,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部落联盟,取得各部族间的统帅地位,建立巴国,定都江州(重庆)。巴人的一支板楯蛮族沿嘉陵江、渠江水道向上游拓展。在茫荒的江河两岸,勤奋勇气的板楯蛮逐水而居,过着渔猎、农耕的原始生活,最早开发了广安这一片热土。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年从宕渠分出部分地域置始安县,治所在始安城,属北宕渠郡。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北宕渠郡改为流江郡,县属流江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治所始安城即古zong(宗下一贝字)城,改名为zong(宗下一贝字)城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出部分地域另置丰乐县后,复名始安。八年(公元605年)废丰乐县,其地复入。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始安县为渠江县。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于渠江县境秀屏山(亦称翠屏山、银顶山)下的浓洄镇置军,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为广安军。广安一名,遂由此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蒙古兵入川,军治所迁至大良城。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至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大良城两度被蒙古兵占领又两度为宋军收复。咸淳二年收复后,改广安军为宁西军。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6年),治所迁回浓洄镇。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宁西军及其辖地为元所据。十五年(公元1278年),县改隶顺庆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顺庆府升为顺庆路,置广安府。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将其纳入版图,同年改名为广安州。清初,州境先后为张献忠、李自成、姚黄(姚天动、黄龙)及明将甘良臣等部占领,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归入清版图,但因州城尚为人所据,治所设来苏寨。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迁竹山寨。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迁至浓洄镇,领有岳池、邻水、渠县、大竹四县。嘉庆年间推行道府制,州属北道顺庆府。宣统三年十月一日(公元1911年11月21日),蜀北民军占领州城,宣布广安州脱离清政府,并由蜀北军政府直辖。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7月,蜀北军政府撤销。明道废府,州直属于省。次年恢复道制,广安州改为广安县,隶属川东道。三年,川东道改为嘉陵道,县为其所辖。八年至十二年,四川军阀纷争,广安县先后为黔军、陕军、江防军所据,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又先后为罗泽洲、杨森所辖。二十四年川政统一后,属四川省察专员公署设于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区,至三十八年十二月八日未变。1949年12月9日广安解放后,隶属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大竹专员公署。1953年3月大竹专员公署撤销,改属南充专员公署。1968年9月南充专区改为南充地区,县随之改属。1993年7月广安地区成立,广安县隶属广安地区。1998年11月广安地区改广安市,广安县改县设区。
九、越秀公园历史简介?
公园是广州最早的公园其中一个,也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公园。
西汉南越国时,越秀山便是古人登临胜地。到了近代,
山先生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园,
能如愿建成一个大公园,只一个小公园公园
公园是广州城市中心公园,是新世纪羊城八景其中一个,它与白云山联成广州城北的屏障。海拔70余米。历史上又称粤秀山、越王山。明朝永乐年间,山上曾建观音阁,因此又称观音山。越秀山早在西汉时期便是登临胜地。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曾提出,要把越秀山建成一座大公园。解放后,人民政府把设想变成了现实。越秀公园以山水秀丽、文物古迹众多而著称。主要名胜古迹有海员亭、光复纪念亭、南明绍五君臣冢、南明王兴将军暨妻妾合葬墓、镇海楼、明代城墙遗址、四方炮台、石牌坊、孙中山纪念碑、越秀楼遗址以及五羊石像等。园内山水相依,水域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北秀、东秀、南秀三个人工湖景色幽美。东秀湖、南秀湖是绘画写生的好地方;北秀湖绿荫低垂,是划船、钓鱼的好去处。
提一嘴,园内建有能容纳3万余人的越秀山体育场和可进行国际比赛的越秀游泳场,还有金印游乐场、花卉馆、广州美术馆等文化娱乐场所。
,越秀公园是广州市内大型的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它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面积共8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92%。它不仅保存了镇海楼、明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遗迹和古树名木,还建设了五羊仙庭、成语寓言园、竹林幽闲区、植物观赏区、花卉馆、博物馆、美术馆、游乐场、游泳场、体育场、餐厅、小卖部和亭、台、楼、榭等休息、文体、景点和服务设施。公园园道四通八达,通往各游览、服务点。每年还举办大型的花事活动。公园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一千多万人次。
十、洛阳的历史简介?
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其中一个,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
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
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